去美元值得等25年,中欧互相需要,中美需对话避战,航母西太对峙
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15:57    点击次数:158

固守霸权,美国“天怒人怨”

二战以后,美国建立了以自身为核心的全球化经济体系,并且依靠广泛的贸易合作,赢得了美苏争霸。然而,就是从苏联倒下的那一刻起,一切都变味了,华盛顿的政客们一个比一个傲慢,自以为相对其他国家而言,美国高人一等,全世界都必须接受美国的统治。

苏联不服,苏联倒下了;日本不服,失落的三十年;现在,中国、俄罗斯、中东国家、东南亚国家都不服了,如何是好?美国现在的处境只能用4个字来形容:天怒人怨。

4月5日,香港媒体发表了题为《亚洲货币基金组织,25年后可以了!—没有理由继续依赖美元》的文章。文章信息来源于刚刚结束访华行程的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,他在中国访问期间表示,亚洲国家的经济实力已经今非昔比,马来西亚没有理由继续依赖美元,并且,还公开主张建立“亚洲货币基金组织”。

安瓦尔的构想并非空穴来风,当今世界,每个国家都知道有世界货币基金组织,但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从那里借到钱,只有拥有特别提款权的国家,才能借钱,相当于是信用额度。在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里,只有中国,因为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,所以信用额度有五百多亿美元,而其他发展中国家想借钱?门都没有。

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建立的初衷,本来是想要帮助一些经济较弱的国家,在困顿的经济周期里保证资金链不会断裂,但后来随着苏联解体,美国就变得邪恶,连带着世界货币基金组织、世界银行等等机构,都变得邪恶起来。

就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说,危机以前,印尼、泰国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这些国家还是亚洲四小虎,经济前景非常光明,但索罗斯利用资本优势狙击了这些国家的货币,完成了一轮盆满钵满的收割,香港地区当时也是索罗斯的目标之一,但因为背靠着中国,才能幸免于难。

1997年,这些国家就是因为外汇储备不够,才惨遭做空,如果世界货币基金组织能够伸出援手,也能起到金融避风港的作用,但事实是这些国际金融组织,完全配合美国的收割政策,对东南亚发生的经济灾难坐视不管。

所以,二十多年过去,四小虎一直停滞不前,为什么?因为心气没了,不解决美元的问题,谈何发展!

等了25年,等到了比日本更适合的中国

中国在过去四十年里,创造了经济奇迹,而且中国的崛起与日本、韩国都不同,日本在二战后崛起是因为美国打朝鲜战争,韩国崛起则是因为美国打越南战争,日韩两国就是靠着战争起家的。但中国的崛起,是勤劳的人民一点一滴干出来的,所以经济韧性非常强,美国制裁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灾难,对中国则无伤大雅。

加上近年来,东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,所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才有底气提议,要建立“亚洲货币基金组织”,

中国和东盟的伙伴关系,就是这一愿景的核心

。原因有两个,

第一就像安瓦尔说的,亚洲国家经济够强,去掉美元以后只会更强,不会更弱。第二个原因就是,中国比美国更值得信任,而且东南亚和中国已经是紧密的利益共同体。

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,当时的日本经济已经足够强大,本来小日子过得不错的日本人想建立这个“亚洲货币基金组织”,把东南亚救下来,毕竟当时日本已经开始在亚洲搞“雁阵模式”,东南亚有许多资产的所有权在日本公司,但是最终毫无疑问他们失败了。

原因非常简单,

第一日本没有主权,当时是美国要收割,日本除了躺下根本不敢有二话。第二,日本没资格,作为二战战败国,还想在国际上搞大动作,东南亚国家怕啊,怕跟着日本混,三天饿九顿。

但是,事情还是要做,在美国把货币当做收割他国的利器时,去美元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尤其重要,东南亚国家要是不想再被抢一次,也必须在时机成熟时,推动去美元化进程的发展。

时间过得很快,1997年已经过去25年,亚洲仍然无法忘记那时的创伤,当年的亚洲四小虎早已是病猫,这种现状时刻提醒着他们,必须去美元化,哪怕要再等25年。

万幸,中国经济在狂奔了40多年以后,终于走到一个新的位置,让亚洲拥有了另一个选择,没有美国,亚洲经济行不行?行!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,只要有中国承认并且参与管理新的替代货币,亚洲就一定行。

马克龙访华,中欧互相需要

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刚走,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来到中国。因此,4月6日,台湾媒体发布一篇文章阐述中欧关系,援引《纽约时报》的观点表示,

中欧之间互相需要

对于马克龙的访华,台媒字里行间充满了酸葡萄心理,毕竟洪都拉斯刚刚与台湾地区断绝关系,与中国大陆正式建交,难免心有余愤。但是,结论是正确的,中欧当然是互相需要。

前一阵的欧盟峰会刚刚结束,法国《世界报》报道该会议表示,尽管中国不是参会国,但却垄断了欧盟几乎所有重要议题,包括俄乌冲突、经济、能源等等,都绕不开中国。峰会结束后,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欧洲不愿意与中国脱钩,欧盟需要中国。随即,与马克龙前后相继宣布有访华计划。

马克龙同样对中国极为重视,在访华前,就俄乌冲突表态,说中国是唯一能够结束俄乌冲突的决定性力量,并且,法国能源公司和中国还完成了第一笔用人民币结算的能源交易,可谓是面子给足,诚意到位。

但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,马克龙来华也是有事相求。因为养老金改革问题,现在法国街头的工人运动非常激烈,所以马克龙需要一些外交政绩,拿回国去堵住悠悠众口,所以,有两个目的。

第一个目的,马克龙想要中国去向莫斯科施压,调停俄乌冲突。

第二个目的是推销飞机,法国在空客公司的股份不小,多卖飞机能够帮助法国经济,增加就业,目前,中法两国已达成协议,空客拿下了160架商用飞机的大订单。

去年7月,中国三大航空公司东航、南航、国航就向空客订购了292架飞机;去年11月,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,就一些交易细节进行了谈判磋商;现在,马克龙赴华访问,又要推销飞机。可以说,飞机已经成为中欧关系的纽带,两国见了面,别的不说,飞机先来几架。

为什么欧洲这么热衷于向中国推销飞机?因为中国是最有潜力的航空市场,在未来17年,到2040年之前,至少还需要购买七千多架飞机。只要中国抛弃波音,把空客当做主要合作对象,未来十几二十年,欧洲航空工业的日子那还不过的风生水起。

中国和欧洲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,另外,欧盟对华贸易常年逆差,也就是说,主要是中国在赚欧洲的钱,所以,从贸易平衡的角度来看,中国也有理由买欧洲的飞机,至于美国的波音?留给他们自己坐吧。

要避免战争,中美应加强沟通

以眼下的中美关系而言,两国还没有爆发战争,已属十分克制的状态,没有人怀疑,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,两边都会忍无可忍,大打出手,爆发世界大战。所以,仍然有人在发声呐喊,

强调中美两国应加强沟通,避免战争。

近日,美媒刊出一篇劝和的文章,标题是《美国和中国需要对话》,文章指出,

中美关系处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建交以来的最低点,在疫情以后,互相隔绝,使得双方的沟通没有实质效果,所以,两国应该加强沟通避免战争。

文章虽然理性,追求和平,但却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,把中美对抗的原因简单归纳为缺乏沟通,照这个逻辑,世界早就太平了。在美国短短二百多年的历史中,

他们早已认定,坚船利炮就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,对待这样的敌人,的确是要增强沟通,但也必须用同样的方式,以平等的姿态进行沟通。

当下世界的主要矛盾,是美国占世界4%的人口,享用了远超这一比例的资源,依靠着谎言和暴力主导了全球各地的事务,企图得到一切价值的定义权。

就像民主思想,原本是源于欧洲,却被美国用以争霸全球,任何过于独立并且不愿意服从华盛顿意志的国家,都会被污蔑、打压、遏制、围堵。

中美两国的沟通渠道永远存在,但美国却没有半点展示友好的诚意,在去年11月巴厘岛的G20峰会上,中美两国领导人会晤并且达成共识,接下来要缓和双边关系,但是随后,当中国的民用气球因为故障飞到美国上空时,拜登却命令美国空军出动最先进的战机将之击落。

“麦蔡会”上演,中美航母西太对峙

从这一表现看来,美国的反华倾向已经不可遏制,中美关系也无药可解。

就在4月5日,“台独”头目蔡英文还在窜访美国,并且与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见面,这毫无疑问是美台勾结践踏“一个中国”原则的明确表现,中方对此严厉谴责,坚决反对,但美台双方却狼狈为奸,一意孤行。

也是在4月5日这一天,中国的山东号航母率领战斗编队穿越巴士海峡,进入台湾东南部海域,以示警告。而美国五角大楼不甘示弱,出动了尼米兹号航母,停泊在台湾东部,与中国对峙。亚太局势,剑拔弩张。

中美两国的航母在西太平洋对峙,这是第一次,放在过去几十年,美国的航母就是全球霸主,一个航母编队的战力几乎等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军事力量,因此,美国才能参与干涉全球事务。如今,中国的造船业崛起,也有了自己的航母,能够与美国形成对峙,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。

反观美国,派遣到亚太地区的航母越来越少,即便是兵凶战危的紧要关头,也只是出动一艘,难免令人失望。美国要是真的有意与中国开战,亚太地区的航母必然在三艘以上,只来一艘航母,显然只是来做做样子,以便台湾的政客拿来欺骗自己。

民进党政客以为,美国之所以如此器重他们,是因为民主和自由,实际上,全世界有近两百个国家,那么多的小岛,数不清的民主和自由,为何只有台湾能让美国如此上心?

答案是中国。美国政坛历来不缺玩弄地缘政治的战略家,从美苏争霸时期,美国就把亚洲国家当做遏制苏联的工具,日本、韩国、台湾地区都是因此而获得经济上的突破,后来中国崛起,这些地缘工具立即死而复生,又成为遏制中国的绳索。

换言之,如果中国没有崛起,台湾地区的战略意义,对美国而言,就不会如现在这般重要,蔡英文窜美的行为,就是要把这碗反华的饭吃到底。

但是中国必须清醒,台湾问题的本质是中美之间的问题,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,是美国霸权与众多发展中国家希望获得发展的愿望之间的矛盾,只要打败了美国霸权,台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。除非,民进党能找到外星人。

这是中美两国的航母第一次在西太平洋对峙,但不会是最后一次,在成为世界大国的路上,注定要接受挑战,中国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,也在向美国亮剑。总之,如果美国一定要把中国逼成对手,中国就一定会是个合格的对手。

美国亚洲安瓦尔马克龙中国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